
汉寿融媒9月24日讯(通讯员:陈立)汉寿县毛家滩回维乡系统谋划、精准出策,昔日让人苦恼的秸秆,如今一跃成为再生动能、点废成金的“绿色宝藏”。

九月伊始,汉寿县毛家滩乡、村两级,密集召开秸秆综合利用专题会议,制定了全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,构建起“政府引导+企业参与+市场运作+多元利用”的秸秆产业化利用新体系。
培育主力军,秸秆利用驶入“快速车道”乡党委政府着力培育本地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成为秸秆综合利用的“生力军”,推行分片包干、责任到田,保障综合利用运行高效有序。
通过精准对接,成功培育五善长清、建初种养合作社及金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三家本地主体,签订《秸秆离田合作协议》,建立合作社与村(社区)“点对点”联络机制。
依托“粉碎还田”+“打捆离田”双线并行模式,全面推进秸秆回收与高值利用,预计可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2万吨,为农户增收约600万元。

织密责任网,分类施策覆盖“每亩田地”构建起乡、村、组三级责任体系,严格执行“乡干部包村、村干部包组、大户包田”的联动制度;把监管职责压实在最小单元。
针对不同区域分类施策:沧毛公路、319国道、长张高速等主干道沿线中晚稻区,实施机械打捆离田,确保“田间净、无残留”;一般水稻区大力推广粉碎还田、翻耕、灌水腐化等护土增肥;玉米、油菜等旱地作物则推进离田回收,转作饲料、基料,实现“离田即增值、资源不浪费”。
各区域处理方式清晰明确,监管责任一一对应,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精准落地、高效推进。

创新治理法,疏堵结合实现“多维管控”坚持“疏堵结合、防治一体”,系统推进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。
创新实施“七个到田”工作法,让政策宣传“进村入户、上田下地”,让群众“不能烧”。
专项培训农机手,严控割茬高度,源头破解,让群众“没得烧”。
推出电话预约、上门回收等便民服务,畅通秸秆资源化利用“最后一公里”,彻底转变群众观念,让群众“不想烧”。
乡里成立专人巡查督导小组,借助无人机开展高空“鹰眼”巡查,全域全天候无死角监控;各村(社区)“摩托巡查小分队”灵活机动、快速响应,实现田间地头管控“到边到角”;并组织专人清收田间杂草,以“主动”治理替代“被动”防控,统一推进全乡“秸秆与杂草综合利用”,彻底化解“烧”与“用”的两难抉择。
汉寿县毛家滩回维乡以务实创新的举措,将“生态包袱”点化成“绿色财富”,走出了一条秸秆变废为宝、兴农富民的绿色之路。未来,全乡将继续深化“绿海掘金”,筑牢农业生态屏障,为全县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。
一审 伍 宏
二审 刘晓燕
三审 张智峰
责编:伍 宏
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
跟着总书记学历史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10.24
2025年度汉寿县政法系统领导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全面履职勇于担当政治轮训班开班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10.23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10.22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10.21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10.20
【视频】汉寿新闻2025.10.17
下载APP
分享到